我爸爸在台電工作不到一年
他的堂哥吳鼎(也就是我伯父)請他自己的好朋友,開腳踏車店的戶熙
打電話來請我爸爸回去朴子幫忙
那時吳鼎經營的事業變大,本來一間「朴子旅社」就已經夠忙了
後來又買下「榮昌戲院」,忙不過來,想叫我爸爸回去「蹈腳手」

 
戶熙打了兩次電話,我爸爸都表明他不願意回去
他嘴裡沒說的原因是,他一想到那個嫂嫂,就真的很不想回去
後來戶熙親自來到宜蘭找我爸爸,他勸我爸爸說:
「你『兄哥真正沒腳手』,你不回來真的不行,
是自己的兄弟,你就回去『蹈腳手』吧!」
(你哥哥真的沒幫手,你就回去幫幫忙吧!)

 
由於吳鼎的七個女兒生在前面,後面三個兒子都還未成人
沒有自己人可以幫忙,所以非常盼望我爸爸能回去「蹈腳手」
我爸爸想前想後,感念三伯父和堂哥的養育之恩
「這份人情債,讓我覺得再不回去實在過意不去!」
於是決定回朴子幫忙

 
我爸爸向台電辭職,人事主管說:
「糟了,現在人事凍結,你一辭職,就會欠一個人手,
不然我調你回去嘉義工作好不好?」
我爸爸只能向人事主管說抱歉


(1959年1月離別宜蘭紀念照,
前排左邊兩位是抱著小孩的辜清有夫妻,我爸爸在下排右一)

那時我爸爸已經30歲,早就到了該結婚的年齡
吳鼎為了讓我爸爸穩定的留在朴子,當我爸爸還在宜蘭時
就已經很積極的為我爸爸找對象,經過大舅媽和姆婆的介紹
寄去我媽媽黃金緞的相片,我爸爸看了「有甲意」(中意)
兩人後來見了面,經過幾個月就結婚了



(這是我媽媽小姐時的相片)


我爸爸回到朴子,開始為期大約12年管理旅社和戲院的生活
我爸爸一個人要分身照顧這兩邊的工作
旅社和戲院都位在向榮路上,我伯父吳鼎幾乎擁有這半條街的地產
也因為戲院的生意興旺,向榮路幾乎是當年朴子最繁華的路段
戲院附近像菜市場,點心攤、水果店、賣涼水的…
加上看電影和逛街的人潮,讓入夜的「電影街」非常熱鬧

 
五十、六十年代沒什麼娛樂,最大的娛樂就是看電影
當時朴子還有「東和」、「黎明」兩家戲院,很競爭
我伯父吳鼎的「榮昌」是規模最大、生意最好的
戲院佔地極大,有三層樓高,在我兒時回憶的畫面裡
它就像西方的歌劇院那樣寬闊壯觀

 
朴子附近的鄉下人只要進城來,就會逛到戲院來看看有什麼片
然後把腳踏車或機車寄放在戲院門口,買張戲票進去觀賞
我爸爸說最受歡迎的是武俠片和動作片,賣座最好
西洋片必須看字幕,當時的鄉下人看不懂,所以賣座最差

 
購買影片的放映費用也反應了當時電影工業的生態
我爸爸說便宜的影片只要幾百元,貴的則要幾萬元
賣座的影片如果用五千元買,有時候第一天就賺回來了
一部影片能演幾天就看賣座情況,通常演個5天以上的就算大片
民國52年最轟動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一演12天,非常受歡迎

 
民國五十年到六十年這十年左右,是台灣影業的全盛時期
電影院在這段時期很好賺
在我爸爸回去以前,戲院都只是在「搬(演)歌仔戲」的「真人秀」
慢慢的,黑白的閩南語電影出來了
爸爸記憶中比較深刻的是文夏的「流浪三姊妹」,當時席捲全省
因為這部電影太賣座了,電影院賺的還要和影片公司「對半分」

 
黃梅調也流行了一陣子,像前面提到的「梁山伯與祝英台」
再來是武俠片風光了好一陣子
例如邵氏電影公司的「獨臂刀」、「俠女」、「龍門客棧」
西洋片之中,我爸爸提了幾部印象比較深刻的:
例如「桂河大橋」、「魂斷藍橋」(賣座普通)、
「亂世佳人」(在鄉下根本沒人要看,嘩,人家可是經典名片哩!)

 
我爸爸在戲院這邊的工作是:
1. 排定片子上演的順序
 
2. 為了安排什麼時候演什麼片子
    我爸爸每個月要到台北一次,到影業公司雲集的武昌街
    選片子、討論影片的價格及其他事項
    然後請「台聯影片公司」替戲院排片、出片
    到了出片日期,台聯公司會將影片從台北利用火車寄來
    或是從別的戲院轉過來播映
 
3. 新片上映前,為了宣傳做廣告
    我爸爸要用各色顏料在白紙上面寫電影廣告,一張一張的寫
    不像現在是由影片公司統一大量印刷的那般方便
    然後再叫囝仔工到街裡和附近的鄉鎮張貼做宣傳
 
4. 換片時,要上櫥窗去更換隨片寄來的電影劇照
    然後將演完的影片和劇照寄回台北的影片公司或其他戲院
 
5. 黃昏時,巡視一下戲院內外,並將各處的照明打開
    尤其是「見本櫥」(展示電影海報和劇照的櫥窗)要提早開得亮亮的
    這樣看起來比較明亮、比較旺,可以招徠人氣
    這個簡單的工作雖然有叫其他員工做,可是卻常做不好
    所以就變成我爸爸記憶中常處理的工作之一
 
6. 碰到生意好的時候,賣票口忙不過來,要去幫忙賣票
    或是到戲院門口幫忙「撕票」和「顧車仔」
    因為來看電影的人大部分是騎腳踏車或是機車來的
    他們在進戲院前把車子交給顧車仔,繳個一、兩元費用
    拿個存根聯,等一下散場時,把存根給顧車仔
    核對號碼後領回自己的車
 
    生意好的時候,戲院前車子排得滿滿的
    散場的人潮一下子湧出來,顧車仔就會忙不過來
    需要有人來幫忙把車一一牽還給顧客
 
7. 到了假日,如果有大片子要宣傳,就要租轎車到附近鄉鎮做廣告
    我爸爸會在「車子的肚子上」寫上片名、男女主角的名字
    或是強調片子的類型是「打鬥片」、「愛情倫理悲喜劇」什麼的
    還有寫「伊士曼彩色大銀幕」之類的句子
    (因為之前的片子都是黑白的)強調片子很新穎、色彩很華麗什麼的
 
    車子會到附近10公里內的鄉鎮做宣傳
    像是東石、過溝、揖仔寮、蛤仔寮、林內、新塭、五鼓、
    鹿草、牛桃灣、南勢竹…
    每次車子開進村莊,人們都會被廣播的聲音吸引,探出頭來看
    小朋友尤其興奮,「囝仔圍啊歸台車」,讓車子幾乎開不動
    他們對「城裡」來的事物感到新鮮、對電影充滿嚮往
    也對當時還不多見的「轎車」覺得好奇

 
至於播映電影的機房有專業的機師在負責
我爸爸只要去看看一切是否正常運作即可

 
戲院除了播放電影,有時候還會有歌仔戲團、「新劇團」(話劇團)
來做長達一、兩個月的演出
還有模仿日本寶塚歌舞團的本土「藝霞歌舞團」也常來演出
每每造成轟動,成了大家必看的表演、熱烈討論的話題
也在我的童年回憶裡,留下一幕幕璀璨華麗的歌舞畫面

 
戲院有時候會有演藝人員來「公演」
或是電影明星「隨片登台」來做宣傳表演
我們就可以看到很多當紅演藝人員的「本人」
除了新鮮有趣,還有別的發現
例如我爸爸老是喜歡說,有些藝人在舞臺上很亮麗
下了舞台的真實模樣卻很沒格調

 
例如一位以說話嬌嬌嗲嗲出名的台語女演員
當年紅得不得了,在舞臺上嬌媚柔美
下了舞台,居然蹲在椅子上,和其他男藝人一起賭博吆暍
差得可大著呢!

 
我爸爸另一半的工作在「朴子旅社」這邊
一間旅社有很多事務要處理,以及各項設備的補給和維修
我爸爸說大部分都是「看前看後」的工作

 
例如照看「女中」的工作有沒有順利在進行
(「女中」是舊時對旅館女服務生的稱呼)
女中的日常工作有鋪被、泡茶等等
清潔和雜役另有其他人負責
女中還要登記顧客的基本資料,拿去警察局登錄
到了下午,我爸爸再把今天住宿的人數和收入彙報給我伯父
我爸爸在女中出缺時,還要徵人,並「面試」應徵者是否適任

 
晚上如果有新客人進住,我爸爸也會幫忙登記
這邊發生過一件讓我們難忘的事
有一次,一個來自台南的布商「出張員」(出差的業務)住進來
他在登記完之後,將一個皮包交給我爸爸保管
然後就去榮昌戲院看免費的電影
(這是朴子旅社提供的「連鎖企業的福利」)

 
我爸爸匆忙之間忘了曾將這個皮包交代給誰
離開櫃台後,就把皮包的事給忘了
結果那個業務回來時,我爸爸怎麼樣也找不出這個皮包來還人了

 
那個業務說皮包裡有六、七千元,數目很大
是不是有那麼多錢在皮包裡,也無從查證了
我爸媽頓時陷入愁雲慘霧的巨大煩惱之中
我還記得爸媽在房間內眉頭深鎖、低聲交談的那一幕
連我一個小孩子都可以感受到爸媽深沉的苦惱
讓我也對這個打擊我們家經濟狀況的意外感到害怕…

 
後來我伯父和我爸爸各賠一半給那個業務,事情落幕
但是我爸爸因為感覺當時被人懷疑這筆錢是他偷的
而非常的鬱卒、不開懷

 
我媽媽還因此去「問神明」,想找出這個皮包的下落
聽人說戲院附近的「『春姑婆』足興ㄟ!」
戲院的員工朋友阿珠就帶我媽媽來到「春姑婆」這間廟求助

 
沒想到她們才一踏進廟口,廟方的人就以非常不友善的口氣譏諷說:
「恁唔免來下願啦!恁阿唔相信這耶!來欉蝦米?」
(你們不必來許願啦!你們又不相信這些,來幹嘛?)
讓我媽媽一時非常難堪,場面很僵…

 
廟方會有這種激烈的反應,是因為他們之前吃過我伯父的閉門羹
他們之前曾上門請吳鼎這個地方上事業有成的有錢仕紳捐香油錢
沒想到我伯父這個「不語怪力亂神的現代文明人」
不但不捐香油錢,還鐵齒的對廟方撂下一句話,說:
「唔免保庇甲維這來!」(我不需要你們的神明保佑到我這邊來)
這個過節讓「春姑婆」的人非常生氣,耿耿於懷…

 
現在「朴子旅社」出事了,想來求神問卜,他們當然反唇相譏
這時阿珠替我媽媽說話:
「嘿頭家緩頭家,辛勞緩辛勞,話昧塞阿呢摃耶!」
(那老闆是老闆,員工是員工,話不能這樣講!)

 
廟方出了一口氣之後,也就讓我媽媽燒香拜拜
請「春姑婆」指示那筆錢的下落,結果也是一無所獲

 
我爸爸就在旅社和戲院之間忙碌,匆匆過了十年
之後電視機開始慢慢進入每個家庭,戲院的生意慢慢變差了
後來我爸爸和朋友阿海合力出資,將我伯父的戲院租下來
一個月、一個月的付租金,把廣告再做大,希望能獲利
撐了一兩年之後,最後「真正是冷滊滊!」(真的很冷清了)
我爸爸就離開旅社和戲院了

 
那時大概在我小學三、四年級吧!民國60年左右
我爸爸不再幫我伯父管理日漸沒落的旅社和戲院
向我伯父租了一個店面,就在戲院轉角處
自己經營起貨運行的工作

 
當年島內物品的運輸都是靠幾家大型的貨運公司
利用大卡車24小時的跑遍全省,為各地的人們和商家服務
比較有名、現在還在營運的有新竹貨運、大榮貨運
貨運公司需要全省各地的停靠站來裝卸貨物
人們要將物品寄到外地,就到這個貨運站來託運
外地寄來的物品,人們也一樣到這個站領貨
貨運行也可以到你家取貨、送貨,加個「接送費」即可

 
我爸爸經營的是「永富貨運」和「花蓮貨運」的朴子站
經營之前,先去總公司學習種種「要領」(學問和作法)
付出一筆權利金,買好設備之後,我爸爸就開始經營貨運行了

 
這一做就是十六、七年,一直到77年左右退休
爸爸回憶起這段貨運行的生涯,很感慨的說:
「做貨運行常常要搬重,我個子小,沒那麼大的力氣,
『做甲足甘苦耶』,因為做的都是粗活,
還要累及妻兒子女都下來幫忙…
還好你媽媽『太硬角、硬插哩,攏昧話甘苦』,
(很堅強、很打拼,都不會喊說自己很艱苦)
對咱這個家庭幫助足大耶!」



1959年,我爸爸準備去迎娶我媽媽



我爸媽這對新人走出媽媽的娘家


在新娘車裡面









我哥哥顯微在48年底出生,是「入門喜」


古老的嬰兒車裡面的女生是我,車外是我哥哥



哥哥和我兩個小人兒



我妹妹蕙華四個月大的時候


17.10.10後記
我妹妹蕙華,看完以上的文章寄來下面的回應
令我驚訝的是,蕙華雖然小我三歲,兒時記得的事居然比我還多
例如在朴子旅社,我們一家人和女中的種種互動
以及一些和戲院有關的童年往事
看起來很令人懷念
我現在也把它放在這裡


我妹妹蕙華的回應

朴子旅社、榮昌戲院、永富貨運 
隨著時間,在記憶中慢慢逐漸消失 
朴子旅社的“女中”多又常換人 
女中在一般人印象大都被瞧不起、鄙視 
但爸媽卻和她們非常要好 
爸媽知道她們都是可憐的女人 
為了家庭、孩子,不得不外出“賺吃” 
爸時常幫女中讀信、寫信、生活上一些瑣事 
所以女中也特別疼我們三兄妹 
媽很忙要煮一大堆人的三餐 
還要“顧戲口”“顧車仔” 
偶爾還會幫女中洗被單賺外快 
我們三兄妹就常讓女中照顧 
也和女中發展出一股奇特的感情 

榮昌戲院的生活就多采多姿了 
同學們羨慕我們每天都在看電影 
小時候我一無聊就往戲院跑 
找個送風口一坐 
看啊看就睡著了 
散戲了,我還在睡 
外婆打掃時,才“撿”到我 
搖醒我叫我回家 

藝霞歌舞團一來 
我們表姊妹就全都瘋了 
節目流程倒背如流 
演員名單如數家珍 
更在後台流連忘返 
歌舞團結束走了 
換我們,有模有樣 
亂唱亂跳演出歌舞團的戲碼 
好一個瘋狂又純真的年代 

爸媽辛苦經營貨運 
我覺得我們真的很乖 
爸爸在前頭騎三輪車 
我們在後面幫忙推車 
一 戶一店去送貨、收貨 

晚上我都騎三輪車載鄰居小朋友去兜風 
〈三輪車不是每個人都會騎的〉 
還記得貨運的店章嗎?秤貨的磅秤嗎? 
那是我們唱歌的麥克風及舞台 
好懷念,對不對! 

童年往事隨著時間逐漸淡忘 
被妳這篇文章都喚醒了 
也喚醒了 父母情、兄姊妹情 
點點滴滴湧上心頭 
姐 感謝妳! 

(「我的爸爸5」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len5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